原点健康 > KRAS G12C靶向治疗新突破:2025 CSCO指南更新亮点解读
KRAS G12C靶向治疗新突破:2025 CSCO指南更新亮点解读
氟泽雷塞
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原点健康
2025年04月25日

2025年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在济南召开的指南会上正式发布,其中KRAS G12C靶向治疗成为重要更新内容。上海市东方医院周斐教授接受专访,详细解读了指南在分子分型、局部晚期和晚期NSCLC治疗策略上的更新要点。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氟泽雷塞等国产KRAS G12C抑制剂被纳入指南I级推荐,标志着这一"不可成药"靶点治疗取得重大突破。文章还探讨了KRAS G12C突变NSCLC的未来治疗方向,包括联合治疗策略的探索。

2025 CSCO指南更新要点

2025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会于4月在济南成功举办,会上正式发布了新版《CSCO非小细胞肺癌诊疗指南》。作为我国肿瘤诊疗领域的重要参考标准,该指南汇集了过去一年国内外肺癌研究的最新成果,特别是中国学者主导的突破性研究,为临床实践提供了更科学、更规范的指导。


周斐教授指出,2025版指南在多个方面进行了重要更新,充分体现了循证医学证据和临床实用性的结合。指南特别关注了药物在国内的可及性,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情况和医保覆盖范围进行针对性推荐,确保诊疗方案的本土化适用性。


分子分型与分期治疗新进展

在分子分型方面,新版指南新增了一项重要推荐:对术后IB期非鳞状NSCLC患者进行EGFR突变检测,以指导辅助靶向治疗。这一I级推荐基于ADAURA研究结果,证实奥希替尼辅助治疗能为EGFR敏感突变的IB期患者带来总生存获益。


对于局部晚期NSCLC患者,指南更新了巩固治疗方案。LAURA和POLESTAR两项研究证实,对于不可切除的局部晚期EGFR敏感突变患者,在同步放化疗后采用奥希替尼或阿美替尼进行巩固治疗,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基于这些证据,NMPA已批准这两种药物的相关适应症,指南相应将其列为I级推荐方案。

晚期NSCLC治疗策略优化

针对晚期驱动基因阳性NSCLC,指南在多个亚群的治疗方案上进行了更新:


EGFR-TKI耐药患者

HARMONi-A研究显示,依沃西单抗联合化疗较单纯化疗显著提高了经TKI治疗失败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和PFS,并有总生存期(OS)获益趋势。该方案已被NMPA批准并列为I级推荐。此外,指南新增芦康沙妥珠单抗作为II级推荐方案,基于OptiTROP-Lung03研究显示其在三线治疗中优于多西他赛。


ROS1融合阳性患者

新增他雷替尼作为一线及后线治疗的I级推荐。TRUST-1研究证实,无论初治还是克唑替尼耐药患者,他雷替尼均表现出优异疗效。


KRAS G12C突变患者

氟泽雷塞和格索雷塞两款国产KRAS G12C抑制剂被纳入指南I级推荐。这两款药物在单臂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标志着这一长期被视为"不可成药"靶点的治疗取得重大突破。

对于驱动基因阴性晚期NSCLC,HARMONi-2研究比较了依沃西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在PD-L1 TPS≥1%患者中的疗效。结果显示依沃西单抗在ORR和PFS方面更具优势,因此指南将其列为II级推荐方案。

KRAS G12C靶向治疗突破性进展

周斐教授特别强调了KRAS G12C靶向治疗的里程碑式进展。过去40多年,针对这一靶点的药物研发屡屡受挫,主要因为KRAS蛋白表面光滑,缺乏明显的药物结合位点。2013年,科学家发现了KRAS G12C效应开关II区(Switch-II)的结合"口袋",为药物开发提供了关键突破口。


氟泽雷塞作为国内首个获批的KRAS G12C抑制剂,通过将突变蛋白锁定在GDP状态,有效抑制下游信号通路激活。其获批基于一项单臂II期研究,结果显示ORR达49.1%,中位PFS为9.7个月。这些数据支持其被列为KRAS G12C突变NSCLC后线治疗的I级推荐方案。

未来研究方向与挑战

尽管KRAS G12C靶向治疗取得重要进展,但周斐教授指出当前治疗效果与EGFR、ALK等经典驱动基因的靶向治疗仍存在明显差距。目前KRAS G12C抑制剂的客观缓解率约50%,中位PFS约9个月,中位OS超过1年,但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未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联合治疗策略

初步研究显示,KRAS抑制剂联合化疗可提高ORR但对PFS改善有限;与SHP-2、FAK等抑制剂联用则显示出ORR和PFS的双重获益。特别值得关注的是KRAS G12C抑制剂联合EGFR单抗的方案——氟泽雷塞联合西妥昔单抗在KROCUS II期研究中展现出惊人疗效:ORR达80%,DCR达100%,中位PFS达12.5个月。


新一代药物开发

研发与KRAS G12C位点结合更强效且具有良好血脑屏障穿透性的药物。


耐药机制研究

探索KRAS信号通路抑制后其他RTK通路的反馈激活机制,为联合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周斐教授总结道,KRAS靶向治疗新时代已经开启,但仍有诸多挑战需要克服。通过持续的药物研发和优化治疗策略,有望为KRAS G12C突变NSCLC患者带来更好的生存获益和生活质量。

公众号“学术时间”、“原点医生”及网站“学术时间”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来源注明为“学术时间”或“原点医生”的内容版权均属坐标原点公司所有,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