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
- 2
- 3
- 4
- 5
- 6
- 31
2025年ELCC大会公布的ORIENT-31研究事后分析显示,EGFR突变NSCLC患者在EGFR-TKI耐药后接受化疗失败的情况下,后续免疫治疗仍可带来显著生存获益。研究对162例化疗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74例在化疗进展后接受免疫治疗(IO组),88例未接受(非IO组)。结果显示IO组中位OS达16.7个月,显著优于非IO组的7.8个月(HR=0.46,p=0.001)。多因素分析证实免疫治疗与死亡风险降低独立相关(HR=0.49,p=0.003)。这一发现为EGFR-TKI耐药患者的后线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
研究背景
EGFR突变在亚洲NSCLC患者中占比高达50%,EGFR-TKI是这类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然而,耐药问题始终是临床面临的重大挑战。既往研究表明,EGFR突变患者对免疫单药治疗反应不佳,这可能与肿瘤微环境的免疫抑制特性相关。但基础研究提示,EGFR-TKI耐药后可能通过上调PD-L1表达或增强免疫细胞浸润,为免疫治疗创造潜在机会。
ORIENT-31研究作为全球首个三臂、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期临床试验,比较了信迪利单抗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以及化疗在EGFR-TKI治疗失败患者中的疗效。2023年发表在Lancet Respir Med的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及化疗组(试验组A)的中位PFS达7.2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4.3个月(HR=0.51,p<0.0001)。
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次ELCC大会报道的研究是对ORIENT-31试验中化疗组患者的事后分析。研究者将162例化疗组患者分为两组:
IO组
74例在化疗进展后接受免疫治疗
非IO组
88例未接受免疫治疗
研究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校正后线治疗方案的影响,评估免疫治疗与生存获益的独立相关性。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次要终点包括治疗方案选择模式等。
关键研究结果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保持良好平衡。值得注意的是:
两组患者在化疗期间的PFS无显著差异(4.4个月 vs 4.1个月)
IO组患者更倾向于接受联合治疗方案
化疗±贝伐珠单抗:51% vs 25%
其他抗血管生成治疗:38% vs 14%
EGFR-TKI再挑战:42% vs 33%
化疗治疗期间的无进展生存期KM曲线
化疗治疗进展后的治疗选择
生存分析
IO组中位OS显著优于非IO组(16.7个月 vs 7.8个月,HR=0.46,p=0.001)
多因素分析显示免疫治疗与死亡风险降低独立相关(HR=0.49,p=0.003)
这一结果提示免疫治疗可能克服EGFR突变患者的免疫治疗抵抗性
两组患者的OS生存曲线
多因素Cox回归分析
临床意义与专家观点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指出,这项事后分析为EGFR-TKI耐药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启示:
治疗时机
即使在化疗失败后,免疫治疗仍可能带来生存获益,提示不应过早放弃免疫治疗机会
联合策略
临床实践中观察到的联合治疗倾向(特别是与抗血管生成药物的联合)可能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机制探索
EGFR-TKI耐药后肿瘤微环境的改变可能创造了更有利于免疫治疗发挥作用的微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是一项事后分析,其结果需要在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验证。目前,多项探索免疫治疗在EGFR突变患者中应用的临床试验正在进行中。
结论
ORIENT-31研究事后分析表明,对于EGFR-TKI耐药的NSCLC患者,在化疗失败后接受免疫治疗仍可获得显著的生存获益。这一发现拓展了我们对EGFR突变患者免疫治疗时机的认识,为临床决策提供了新的循证依据。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优化免疫治疗在此类患者中的应用策略,包括最佳联合方案和治疗时机选择。
公众号“学术时间”、“原点医生”及网站“学术时间”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来源注明为“学术时间”或“原点医生”的内容版权均属坐标原点公司所有,授权转载时请注明来源。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